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社区、洞察国情,锤炼意志、精进专业,2025年寒假期间,学院以“青春跃步现代化,挺膺奋进正当时”为主题,组织指导200余支实践队赴全国各地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同学们全身心投入,从乡村振兴的调研考察,到社区服务的暖心行动,从招生大使的热情宣传,到文化传承的积极探索……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
榜样引航,传递青春力量
“雀石很行”实践队奔赴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生宣讲活动。队员们围绕石大的学校学科实力、专业前景以及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一张张精彩纷呈的照片,为学弟学妹们勾勒出一幅绚丽的大学生活画卷。他们生动地讲述着石大的精彩,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经历,让学弟学妹们深切感受到了专业的独特魅力与石大生活的无限可能。
队长杨淼表示,“这次实践活动,对我们而言,既是一次对自身大学生活的全面总结,也是一个实现自我提升的绝佳契机。更重要的是,我们成功地传播了石大‘惟真惟实’的校训精神和学院的勘探精神,能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属于我们地院学子的青春力量,我们深感自豪。”
走进家乡,触摸文化脉络
寻梦实践队以“寻找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主题,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他们深入各地文化遗址,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积极参与民俗活动,并开展了细致深入的社会调研。
在福建省晋江五店市,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走进蔡氏家庙等文化遗址。他们仔细观察家庙的建筑特色,从精美的木雕、砖雕,到独特的建筑布局,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深入了解家族文化的传承脉络。在那里,队员们还沉浸式体验了闽南地区的传统艺术木偶戏和南音。灵动的木偶、婉转的唱腔,让队员们深深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乌江博物馆,队员们开启了对乌江流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深度探寻。通过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他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乌江流域的兴衰变迁。同时,队员们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到乌江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队长李佳乐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意识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铭记先辈,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遗响寻迹队”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海军历史文化探寻之旅。馆内,一件件珍贵的陈列品、一段段生动的影像资料,无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诉说着海军先辈们为捍卫海疆、保家卫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认真聆听每一个故事,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深刻感悟着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
“这次实践活动,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海军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们,在我们心中种下了热爱海军、关心海洋的种子。激励大家传承海军精神,向着星辰大海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队长甘芸翠表示。
普及政策,播散资助火种
“阳光先锋实践队”在河北省沧州市林家庄村举办了一场面向全村党员的国家资助政策宣讲会。队员们化身知识的传递者,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将资助政策条款娓娓道来。几位党员积极提问,队员们耐心解答,一来一往间,大家对资助政策的理解愈发深刻。
为了让宣讲工作圆满成功,宣讲员崔铭希早早便开启了精心筹备。从梳理资助政策的细则,到整理出清晰明了的讲解思路,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同时,她提前与村支书取得联系,说明此次宣讲的重要意义。在村支书的全力协助下,全村党员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国家资助政策宣讲会。崔铭希表示,她期望能够借由党员们的影响力,让资助政策如蒲公英种子般,飘入家家户户,扎根在每一位村民心中。
这场宣讲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希望的播种,让国家资助政策的光辉照亮了林家庄村的每一个角落,为那些渴望知识却因经济困难而踌躇的学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通过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并在参与社会服务、调研或实习过程中,学生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沟通、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学院将继续弘扬勘探精神,持续探索更加多元、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模式,激励更多学生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