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渤海东营组湖底扇中成功发现了中型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表明东营组湖底扇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湖底扇储层的厚度、埋藏深度和物性等均具有较大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油气的经济产能,最终导致勘探阶段的优质储层预测较难。前人对渤海东营组湖底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识别、沉积特征、砂体分布、沉积类型等方面,且沉积类型争议较大,其成岩作用、超压、断层和裂缝等对储层的影响认识不清,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不明,严重影响后续湖底扇储层的勘探和评价。
渤海海域东营组湖底扇主要由砂质碎屑流和浊积岩组成(图1)。储层中富含钾长石和富钾长石的变质岩岩屑。骨架颗粒以次角-次圆为主,中等分选。埋深小于3500m的湖底扇储层物性较好,孔隙度为150-15%,渗透率为150-5mD,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孔隙和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埋深大于3500m的湖底扇储层物性普遍较差,孔隙度普遍小于15%,渗透率小于5mD,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但部分深埋储层的孔隙度大于15%,渗透率大于5mD,裂缝发育。
图1. 渤海海域东营组湖底扇沉积类型及分布
渤海海域东营组湖底扇储层经历了复杂的差异演化过程(图2),有利的沉积相类型、较弱的压实和胶结作用、钾长石的大量溶蚀作用、超压作用以及断裂和裂缝的发育是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埋深小于3500m的砂质碎屑流储层压实作用弱,发育粒间原生孔隙、溶蚀孔隙,物性较好。早期欠压实和生烃形成的超压改善了3500m以下的储层物性,而对3500m以上的储层影响不明显。断裂总体上改善了湖底扇储层的物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湖底扇优质储层发育的模式来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物性,并对湖底扇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分布进行了有效预测。
总之,以钾长石溶蚀作用为主的欠压实砂质碎屑流储层和与烃源岩有断裂连接的储层是渤海东营组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为建立沉积、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对渤海湖底扇砂岩储层及其他类似砂岩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图2. 渤海地区东营组优质湖底扇储层形成过程示意图
研究成果发表在地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庞小军,论文通讯作者为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王冠民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该研究得到“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资助。
论文信息:Xiao-Jun Pang, Guan-Min Wang*, Meng Zhao, Qing-Bin Wang, Xue-Fang Zhang, 2024.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sublacustrine fan in the Paleogene Dongying Formation, Bohai Sea, China.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https://doi.org/10.1016/j.jop.2023.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