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点

罗晓容研究员做客地学讲坛讲述油气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

作者:严一鸣发布者:郭雪娇责任编辑:郭雪娇审核人:王健发布时间:2023-09-25浏览次数:246


罗晓容研究员作学术报告(郭雪娇摄影)

学术报告现场(郭雪娇摄影) 

 

9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罗晓容研究员应邀做客地学讲坛190讲,为我院师生讲授题为《油气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资源系主任张立强教授主持,刘华院长、符力耘教授、田金强教授及刘红伟教授等师生参会。

罗晓容研究员结合自身30年的科研成果,从石油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介绍了定量方法的必要性,引出了成藏动力学相关概念,围绕油气二次运移的微观机理与宏观应用、输导体输导特征与量化表征、深层油气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方法、非常规油气成藏研究等方面展开,从实例解剖到模型建立,再到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详细介绍了他在盆地流体压力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输导层非均质性表征与运移轨迹追踪、油气聚集规律与预测方法等方面系列成果,系统讲解了油气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理论与方法。

最后,罗晓容研究员展望了油气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将把现有方法推广应用于不同类型储层成藏体系中,将其融入全含油气系统研究,逐步建立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会后,罗晓容研究员与我院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定量研究的必要性。

罗晓容,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特聘教授、东北石油大学客座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客座教授。任中国地质学会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油气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油气运移学组组长。长期致力于油气运聚成藏动力学研究,从实例解剖到模型建立再到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在盆地流体压力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输导层非均质性表征与运移轨迹追踪、油气聚集规律与预测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工作,创建了油气运移定量动力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取得了系列的创新成果,应用于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藏预测,在我国各大盆地多个探区指导勘探获得新发现,推动发现新储量。在相关方向共发表专著4部,论文180篇,其中SCI论文68篇、EI论文65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