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文化

【勘探·印迹】石大勘探人在东营30年: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 发布者:徐明权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03-17 浏览次数:104

迁校东营30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在艰苦的环境中,我们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创业,在良好的条件中,我们不断开拓,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当我们回首往事、展望未来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创业的人,那些感人的事。一点一点记下来,就是我校在东营建校30年的历史。

(一)

 1969年初冬,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的200多名教师,作为首批迁校的一群来到了东营这荒无人烟、芦苇丛丛的黄河岸边。悠悠之心,眷眷情深。让这么多人忽然离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离开这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离开相依相偎的亲人朋友,那不可名状的痛苦和依恋,有谁比他们更能深刻体会得到呢?当时的教师不少是全家搬迁,再加上时间仓促,路途遥远,他们不得不以低价格尽快处理家具、自行车等。然而,这似乎并不令他们心痛,最令他们痛苦和难以接受的是那些被他们视为命根子的书!家具没了,可以再买,可是教科书、参考资料,却不是轻易能“失”而复得的啊!当他们将自己洒满心血和汗水的教科书、参考资料等丢弃或处理给书贩时,他们的内心就禁不住浮起阵阵酸楚和刺痛。谈起这些往事时,戴启德老教授深有感触,他说,当时一位教师将自己多年来用心血编成的书册、资料处理给书贩时,那名教师哭了:这些都是好书,你可千万不要把它们当废纸处理掉啊!

从具有帝王之气的北京来到这人烟稀少的东营,这种天壤之别忽然在一夜之间呈现在这些勘探者面前时,他们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放眼望去尽是茫茫的荒原,一丛丛枯黄的芦苇和几间孤零零的“干打垒”,在萧瑟的寒风中颤抖;远处的几蓬红柳,以荒原主人的架势,在吹得很紧的北风中僵立着,冷冷地斜视着他们;偶尔还有几只兔子从野丛中窜出,好奇地看着他们,一会儿又忽地不见了……这,就是未来的石油学院吗?这些曾经历过大庆会战、胜利会战的石油先锋们,望着这漠漠的荒原,踏上这片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的盐碱地,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与悲凉。然而,正如戴启德老教授所说的:“我们搞地质的,似乎有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我们的教师,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有的虽然思想不稳定,但在适应环境方面,他们却是做得最快最好的。”

是的,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命运的主宰。勘探系的全体教职工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在这块年轻的土地上,在这荒凉的渤海之滨,吮吸母亲的乳汁,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的光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着“吃苦耐劳,甘当先行”的勘探精神。据不完全统计,从19712月地质系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至1978年的8年间,虽然有极“左”路线的干扰,但该系的广大教职工凭着一腔爱国热忱,忍辱负重,艰难地进行着教学科研任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为石油工业培养了1500余名工农兵大学生。

人可以随遇而安,求生的本能驱使人们尽快适应艰苦的环境。但秋风所破,碱卤浸泡中的“干打垒”毕竟不是书籍和仪器的安身立命之处,娇贵的仪器设备天生缺乏抗盐碱、抗腐蚀的能力,丽质的书籍也在风吹日晒中向隅而泣。王日才,我国著名的测井专家,随校迁到东营后,他发现许多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闲置一旁,非常担心,“保护国家财产我责无旁贷”,于是,在每天参加完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他就默默地守候在仪器旁,像虔诚的教徒等待黎明的来临一样,直到这些仪器都搬进了“家”。有一天,他劳动完后,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往家走时,看见几个“红卫兵”似的年轻人在他最心爱的一件测井仪器上敲敲打打时,他急了,猛地冲过去,扑倒在这件进口的当时国内先进的仪器上,悲愤地喊道:谁敢再碰这件仪器,我跟他拼了!这几个年轻人望着这个身材矮小、急红了眼的老人,灰溜溜地走了。而王曰才,这位测井界的泰斗,被誉为“测井之父”的教授,却趴在他心爱的仪器上哭了。

就这样,这些勘探者们,在这个“下雨水汪汪,晴天白茫茫”的荒滩上安营扎寨、落户生根,以石油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气魄,为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大学城”而努力奋斗着。

(二)

资源系是我校教学科研的主干系之一,在有关石油天然气的科研领域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科研成果一直层出不穷。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回忆走过的科研之路,信荃麟、张庚骥、戴启德等一批老教授万分感慨:那时的科研难啊,一难社会环境,政治氛围;二难仪器设备不全,参考文献大量流失。但这一批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教师们凭着对科研工作的痴迷,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不断创造奇迹,书写科研的辉煌篇章。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经过摸索及经验总结,建立并遵循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思路,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生产持续地给科研提出新的难题,并为科研提供物质保障;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教学又从生产和科研中汲取养分,不断更新和发展,从而形成学校、企业与生产相联系的纽带。通过科研攻关与生产实践的结合,70年代,该系的科研就初露锋芒:物探专业跟上了我国地震勘探技术从外型化到磁带化,又从磁带化到数字化的两次技术改造的发展步伐;地质专业在1974年至1976年间与胜利油田地质部联合组队,对鲁西南地区新生界和古生界石灰岩进行了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为扩大石油后备储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科研工作方面,石油资源科学系一步一个脚印,科研成果也不断跃上新台阶。测井专业于1975年参加测井数字化的研究工作,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测井资料见到了效果,成为我国用数字方法进行测井解释的先声;同年,物探专业接受了北京地震资料处理会战指挥部的亮点技术科研攻关任务,取得了显著效果,填补了我国石油勘探采用定点机进行亮点技术处理的一项空白。1983年,勘探馆建成,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如鱼得水的教师们深知这些条件的来之不易,赶超时间般地拼命工作,将科研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大批科研优秀个人和杰出成果也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在国际上引起波澜的由张庚骥教授独创的“逐次逼近解法”;由信荃麟教授研究的其中部分成果达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方法和技术”;鞠晓东,这位1977年踏上这块土地,在勘探系测井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仅几年就在计算机核测井领域连续取得3项重大科研成果,结合教育和科研实践写出20多万字的科研论文。正如他所说的“我能够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得益于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老一辈的创业精神感染着我,学校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油田期待着我的成果,我必须全力来干。”随着资源系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系科研成果的推出也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在科研的队伍上又涌现出了一批像周瑶琪、姜在兴、纪友亮、林承焰等年轻又有重大科研成果的教授。这一批批科研成果像一串串闪光的珍珠,而镶嵌在这些珍珠上的名字则像夜空中星星一样闪烁在石油领域的苍穹下,指引着后来的勘探人向石油的更高领域奋力攀登。

连续不断的科研成果的获得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多年来,资源系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一直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保持了雄厚的后备力量。这就是在资源系教师中所提倡的“人梯”精神:老教师总是在工作中给予年轻人以各种各样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甘当他们向上攀登的阶梯;老教师既对年轻人严格要求,又对他们悉心指导,并给予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信荃麟教授曾说:“今后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干出成绩。”1985年,他就让当时年仅25岁、正攻读他的研究生的郑清和朱筱敏承担了“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构造岩相带与油气聚集”课题中的沉积相部分的工作,并在全国碎屑岩学术会议上宣读研究论文,得到与会专家的赞赏;1988年在渤海石油公司勘探会上,正读研究生的徐怀民作了“用地震技术识别薄砂体”的报告后,得到好评,被授予优秀青年科技奖;1989年,信教授在承担“枣园油田精细油藏描述”课题时,大胆启用林承焰,让他重点突破沉积微相技术这一难关,这成了林承焰一生的一个转折点。李洪奇教授也曾说:“在我们的教研室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思路。我的研究生可以完全不按我的思路走,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也许我会看不懂,这都没关系,只要能出成果都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种“人梯”精神正是资源系人才辈出的奥妙所在,也是资源系的巨大精神财富。

(三)

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相信,只要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提高教学质量办实事,所从事的一切改革,都将会得到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并将会取得成功。

在教学方面,该系也始终遵循着“勇于实践、严谨创新”的求实原则,在全系老师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不断进行着培养模式的摸索与改革,以期能为石油工业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政治素质合格的石油勘探人才。该系在物探专业从88级开始曾连续三届进行了“311”改革试点,这项改革得到了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石油工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资源系在专业的改革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将原来物探和测井两个专业合并,成立应用地球物理和测井专业。在学生学完前5个学期的基础课和必要的专业课之后,到了大三下学期再将该专业分开,进行重点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一改革大大加强了该专业学生在石油工业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建设方面,该系教师们紧紧围绕“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来带动其它方面的建设”的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1984年到1998年该系有23本教材获奖,其中5本获部级奖项。由戴启德、狄明信等人编写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刘仲一、潘正良等人编写的《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教学改革总体说明》已录入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劳资部编的《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书中。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需要,1996年下半年,资源系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伊始,便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他们首先对该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认为资源系要想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改革:打破“小而全”封闭式的运行模式,建立大型综合实验室,实现房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使实验室真正成为高层次人才和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基地。为此,该系领导班子多次召集教研室主任会,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确立了三步走的改革方针:组建中心实验室——房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完善中心实验室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将原来的普通地质实验室、岩石矿物实验室、石油地质实验室和微机室进行了合并,并因此衍生了计算室、文印室等对外对内服务的分室,真正实现了一人多岗、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为该系建设更集中、效率更高的实验室积累了经验,也为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探索了一条路子。

在教学上,资源系也非常重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该系已在秦皇岛、博山、新汶、安徽巢湖等地建立了实习基地,可以满足

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需要。另外,该系的教师还充分吸收本科生参加他们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思路和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该系地质94级学生朱光有就是因为参加了老师的科研项目才激发了他的科研兴趣,使他有勇气历尽千辛万苦去追寻恐龙的足迹,写出了《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层及恐龙绝灭原因初探》,获得了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地质95级孙景耀等同学写的《黄河三角洲异常地质现象研究》曾得到山东省领导的高度赞赏,并在今年到重庆参加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回首30年的风雨历程,苦涩中饱含着豪情,艰辛中闪烁着斗志。展望未来,勘探人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办好石油大学,培养优秀人才”,资源系责无旁贷。当初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曾激励了多少石油人豪情满怀,扎根荒原。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首歌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祖国找油、为祖国献油已成为勘探人不断求索的强大动力。聆听世纪的钟声,背负着石油人的希望和梦想,资源系的全体师生正意气风发地在这个新时代里开创未来、满怀豪情地托起明天的太阳。


本文为中国石油大学报于19991111日发表文章,原标题为《托起明天的太阳——记石油资源科学系在东营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