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举办一流专业建设专题论坛

作者:丁修建发布者:张蕾责任编辑:张蕾审核人:刘华发布时间:2023-09-07浏览次数:130

2023年9月4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举办了一流专业建设专题论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系主任张立强教授应邀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持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尹会永教授作“地质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专题报告。报告会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50余名教师参加了专题论坛。

张立强教授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中的 “建什么”、“如何建”、“主要创新点”、“推广及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持续建设的目的、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创新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等。为了完成党和国家的要求、适应能源行业发展需求、满足新时代学生需要、达成持续升级的目标,专业建设重点开展了4大改革举措:需求导向,重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四年贯通的培养方案;育人导向,创建教学科研一体、多元主体协同的教师教学发展与育人共同体;资源导向,打造信息技术赋能,“两性一度”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工程导向,构建产科教融合、虚实结合的实践创新平台和实践体系。在专业持续建设中,率先提出并实践了多学科优质资源转化为专业教学优势的理念,创建了思政引领、教学科研一体、产科教多主体协同育人团队的建设机制,形成了直面工程、虚实结合、创新实践四年贯通的产科教融合实践平台。


尹会永教授从学院专业概况、地质类专业建设情况、地质类专业建设成效和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四个方面分享了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类专业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在地质类专业建设中,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例如全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全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基于产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毕业实习育人作用等。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常象春教授分享专业建设经验时谈到山东科技大学为省属行业性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建设过程中真正实现了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重点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同时注意加强招生宣传,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荣誉感。通过多年持续建设,教学团队水平显著提升、教学成果丰硕,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地质工程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张立强教授和尹会永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了参会老师的强烈反响,老师们纷纷就关心的地质学类专业培养方案更新、本科生招生宣传、双一流建设背景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等问题与张立强和尹会永教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最后,虚拟教研室负责人蒋有录教授对张立强和尹会永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指出报告系统阐述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的措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推动高校地质类专业持续建设,兄弟院校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助推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张立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山东省教学名师。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类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负责人;牵头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检索30余篇,软件著作权8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尹会永,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及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地质工程)建设负责人。主要从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方向(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教材、手册及著作5部。先后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比赛特等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