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1961年更名为石油勘探系,1996年更名为石油资源科学系,2000年更名为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2011年更名为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勘探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致力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为国家油气需求及能源战略安全不懈努力,参与了我国几乎全部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发现,支援了其他石油高校勘探学科早期建设,为我国石油工业和石油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院现有教职工198人,含专任教师165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71人。教师队伍中,有80余人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称号。建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平台2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2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课题等20余项,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7项,国家发明专利439项,发表三大检索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2000余篇,学术专著47项。与各大油田企业签订技术服务、转让与咨询等方面的成果转化合同1508项,合同经费10.3亿元。科研到位经费连续12年过亿,其中2018年和2020年的到位科研经费均突破2亿元。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大学、研究院所和石油公司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并开展了多项学术与科技交流合作。
学院设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及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工程学、地球科学等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学科排名前1‰。
为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实现建成“油气地学学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发展目标,学院竭诚邀请海内外优秀博士加盟从事博士后研究!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于1998年由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该站下设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于2003年由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该站下设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和第四纪地质学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具体请见附件):
1.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油气藏表征与剩余油分布、地震成像与储层地球物理、岩石物理与复杂储层测井。
2. 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油气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爱国奉献精神;遵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师德师风和求实、团结、协作精神;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近3年获得经学校认定的高水平学术成果2项。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1.岗位待遇
岗位类型 | 岗位待遇 |
师资博士后 | 1.同时享受学校、设站学院(合作导师)和青岛市博士后相关待遇,年收入一般不低于22万元。 2.发放科研启动经费2-10万元。 3.按期出站并被学校聘用至副教授岗位的,发放安家费和购房补贴15万元。 4.出站在青就业创业的博士后,青岛市对符合条件者给予25-40万元聚青资助。 |
学科博士后 | 1.全职学科博士后同时享受合作导师和青岛市博士后相关待遇,年收入一般不低于13万元。 2.全职学科博士后按期出站并被学校聘用至副教授岗位的,发放安家费和购房补贴15万元。 3.出站在青就业创业的博士后,青岛市对符合条件者给予25-40万元聚青资助。 |
2.博士后可申报的项目
项目名称 | 资助标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 资助标准为63万元。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 特别资助:资助标准为18万元;面上资助: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元、二等8万元;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资助标准为每部专著平均6万元。 |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 资助标准为40万元。 |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 资助标准为30万元。 |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 | 资助标准为2万元。 |
“香江学者计划” | 资助经费为36万元和36万元(港币)。 |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 资助经费为30万元和36万元(澳门元)。 |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 | 中方资助30万元;德方资助1500元/月(欧元),资助期2年。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 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15万元/项。 |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 资助标准为40万元。 |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 | 资助标准为一等10万元,二等5万元,三等3万元。 |
青岛市博士后项目资助 | 资助标准为5万元,排名前20%的资助标准为10万元。 |
青岛市博士后激励生活资助 | 对符合条件者每月加发2000或6000元。 |
全年招聘,应聘人员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官网人才招聘栏目我要应聘注册,如实填写详细简历、选择岗位,并将个人简历发至学院招聘邮箱dxyzp@upc.edu.cn,邮件主题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
联系方式:王老师 0532-86981712
附件: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岗位需求表
序号 | 博士后流动站 | 主要研究方向 | 需求人数 |
1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深层、深水、非常规) | 8 |
2 | 储层表征与建模、油气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含测井解释) | 8 | |
3 | 致密、页岩油气地质与勘探评价 | 5 | |
4 | 油气地球化学 | 1 | |
5 | 含油气系统定量模拟 | 1 | |
6 | 新能源勘探理论(含天然气水合物、地热)、深海-极地油气调查 | 5 | |
7 | 油气地质工程 | 1 | |
8 | 岩石物理与反演(波形、面波、导波) | 8 | |
9 | 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方法 | 4 | |
10 | 地震学(地球内部大尺度结构探测、震源破裂过程) | 2 | |
11 | 地震资料解释理论与方法(五维地震、智能解释、储层描述与预测) | 5 | |
12 | 地球物理反演与成像(地震成像、微地震监测、重磁电震联合反演) | 1 | |
13 | 岩石物理数值模拟与实验(声、电、核、磁等) | 7 | |
14 | 随钻测井基础机理与应用(声波、电磁波、核等) | 5 | |
15 | 复杂及非常规储层测井解释 | 4 | |
16 | 测井大数据处理与应用 | 2 | |
17 | 远探测声波测井 | 2 | |
18 | 地质学 | 中国海域盆地构造发育及其深部动力过程 | 1 |
19 | 地球动力学、穿地壳岩浆系统、地温场演变 | 2 | |
20 | 盆地构造分析与模拟(含油区构造解析) | 6 | |
21 | 地质工程一体化 | 1 | |
22 | 油气储层沉积学(含源-汇系统、粗粒、细粒沉积等) | 7 | |
23 | 地震沉积学 | 2 | |
24 | 碎屑岩、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评价(深层、深水、非常规) | 10 | |
25 | 流体-岩石作用(含成岩、成藏、成矿流体) | 4 | |
26 | 古环境与古气候 | 1 | |
27 | CCS、CCUS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