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点

卢鸿研究员做客地学讲坛讲述茂名盆地新丛粒藻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碳数与肿碳同位素成因之谜

作者:发布者:郭雪娇责任编辑:审核人:发布时间:2020-09-14浏览次数:1671

卢鸿研究员学术报告现场(1 )梅丹洋摄影


卢鸿研究员学术报告现场(2 )郭雪娇摄影


  9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卢鸿研究员做客地学讲坛第154讲,为师生作题为《茂名盆地新丛粒藻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碳数与肿碳同位素成因之谜》的学术报告,讲坛由刘可禹教授主持。

卢鸿研究员从丛粒藻及丛粒藻烷的命名及茂名丛粒藻烷的发现与结构鉴定作为背景开始此次报告,讲述了丛粒藻烷的油藻生物特性及第三代生物物质新能源意义。“丛粒藻的产烃量在30%-40%左右,最高可达细胞干重的75%-86%,镜片下挤压可看见油滴。”卢鸿强调丛粒藻对寻找石油的重大意义。并分别从四个方面工作展开介绍:两个C30-HBIs修正为C31-DMHsC33新丛粒藻烷酮的结构鉴定、C33丛粒藻烷的结构修正及C31丛粒藻烷修正为C32新丛粒藻烷。经过大量的样品分析,卢鸿及同队伍的其他研究员发现了茂名丛粒藻烷的4个特殊性,它在绣红色铁质红层中分布、体内的≠C34丛粒藻烷/烯(母源)+C31C33奇碳数分布、它的碳同位素异常重、检测到两个C30HBI化合物,HBI化合物的发现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卢鸿与其他研究员从特性出发,对新丛粒藻烷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检测与实验,合理解释了以上特性,鉴定出5个新丛粒藻烷类化合物。

 “此次研究,我们对33年前傅家谟院士借助外国人提出的结构进行了全面修正,且突破了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的瓶颈。”卢鸿研究员认为这是此次报告最重要的意义。最后,卢鸿研究员讲解了丛粒藻烷的重碳同位素成因,并就相关学术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做研究是辛苦的,但也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的过程”卢鸿研究员表示。

卢鸿,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0.07-2002.12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3.01-2011.09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期间2007.01-2008.01为澳大利亚Curtin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油气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稳定同位素研究。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作者: 梅丹洋 徐明权  郭雪娇)